第五届亚太细胞生物学(APOCB)在北京顺利召开

2006-10-31

    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组织(APOCB)第五届学术代表大会于2006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亚太地区及欧洲美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组织每四年定期举行,前四届学术代表大会曾先后在上海、悉尼、大阪和台北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轮值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人数和规模为历届大会之最。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何大澄教授主持了开幕式。APOCB本届主席,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裴钢院士在开幕词中指出,中国地处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的发展与和谐是我们的期望。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带头学科,生物产业也将是继IT产业之后最富活力的朝阳产业。而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最核心学科之一。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亚太地区将会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组织将通过各种形式,促进我们这些近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和谐,而从而造福全人类。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得到加速发展,投入增加,队伍扩大,科技成果和论文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而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活跃,既是这一发展的突出表现,也是这一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接着,IFCB主席,台湾逢甲大学吴成文教授和新西兰国细胞生物学会教育委员会的Jewsen教授发表了简短讲话,一致指出开展合作交流对于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设想。国内外代表一致认为,能够听到几个这样精湛的演讲,让我们感受到真正高水平研究的震撼和鼓舞,这几份演讲,都是演讲者几十年锲而不舍的创新探索和艰苦工作的结果,听后感到一种思想的享受和启迪。大会在简短的致辞后直接切入主题,许多代表对这种简洁务实的开幕式表示高度赞赏。开幕式后,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等特邀报告人首先就细胞凋亡、有丝分裂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
    之后的两天中,110位各国代表分别在四个分会场上先后围绕细胞周期,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分化与调控,细胞运动和细胞骨架、细胞增殖、膜相关机制、基因调控、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和肿瘤细胞学以及先进的生物学技术等课题报告了前沿性科研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承办单位校长钟秉林博士和外事处长洪成文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并且钟秉林校长在会上用英文做了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大学之一。但正如古老的北京一样,正向世人展现出她全新的姿态。北师大正在经历着从师范型向研究型的深刻转变,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有特色的整齐一流大学。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下大力气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是第一批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几十年来在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勤恳耕耘,为国家造就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细胞生物学家。进入21世纪以来,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考核,特别是在蛋白质组学兴起的情况下,该学科不失时机地把新兴的蛋白质组学和传统的细胞生物学自觉紧密地结合起来,首倡并在教育部关怀支持下组建了高等学校蛋白质组学研究院,不断开创新的研究方向和局面,成为我国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钟秉林校长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很荣幸地承办了此次大会,并将以此为锲机,把北京师范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及各项科学研究推向新的水平。
    亚太细胞生物学组织还在此次大会期间召开了理事会,对今后工作及下一届代表大会进行了讨论与部署。会议期间和会后,多位国际知名的细胞生物学家还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所开展了讲座、研讨等多项活动。